物聯網是國家決定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從“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國”,物聯網及應用被評為未來四大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可以預見物聯網將會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另一個新興產業。物聯網和兩化融合,必然會對傳統行業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物聯網對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社會轉型和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物聯網產業鏈可以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有研究機構預計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
在物聯網中,物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其實質是利用通信技術,通過計算機信息處理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由于物聯網的應用形態千差萬別,其信息處理裝置必然無法具有同一規格,而基于嵌入式計算與通信技術的智能平臺非常適用于各種物聯網應用系統?;陂_放平臺可以縮短設計周期、加快上市時間,使應用企業集中資源帶來競爭優勢。
采用諸如ARM等低功耗處理器的工業計算機在感知層可嵌入在傳感節點對智能傳感器進行控制,掌握信息數據的篩選和轉發;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嵌入到智能傳感器中對信息數據做初步處理。而在傳輸層,利用智能平臺的靈活性可快速建立于數據網關,實現多網融合。像ATCA電信平臺既滿足網絡性能與規模擴展的彈性要求,又可以幫助用戶降低總擁有成本,已廣泛應用于2G、3G平臺,在即將開始建設的4G網絡中也同樣扮演重要角色。在應用層中根據不同行業形態,基于標準的智能平臺可以方便快捷的構成應用系統。其良好的環境適用性及可靠性可以應用于眾多行業,包括傳統產業、現代服務業、金融、醫療等等。
2013年我國的網民將突破6億,網絡普及率達到45%,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而物聯網與傳統產業相互融合進一步深化,為工業計算機應用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空間?;谇度胧接嬎闩c通信技術的智能平臺將借助物聯網向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現代服務業進行全方位滲透。在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我國已經明確了智能工業、農業、物流、交通、電網、環保、安防、醫療、家居等重點領域,為工業計算機應用指明了方向。
在物聯世界中,工業計算機正在向著智能化、網絡化發展,它的進步與應用將推動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產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PICMG/P.R.C定于2013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第十二屆中國PICMG技術年會”。主要議題圍繞“物聯世界的智能平臺”展開,介紹最新的ATCA/CPCI/VPX技術動態與趨勢,將工業計算機技術與傳感器、數據傳輸、信息處理緊密結合,推動設備廠商、芯片廠商、零部件提供商、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等的緊密合作,建立開放的全面的合作生態系統,構建良好的產業環境,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實現多方的合作共贏,從而帶動工業計算機的持續繁榮及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