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時間
2022年11月11日 9:00 - 16:30
2022年11月12日 9:00 - 16:30
2022年11月13日 9:00 - 16:30
工業是黃石的根和魂。
如何推動傳統工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企業提質倍增?黃石提出“5個100”工業推進計劃:加快100個工業增長點建設、實施100個工業技改項目、做好100個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培育100個專精特新企業、推動100家企業進規,推動產業集群化、鏈條化、高端化、數字化和融合化發展,加快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融通高科
工業增長點代表:
三年時間,產值突破百億
“2020年銷售突破億元,2021年突破10億元,預計2022年突破100億元。”2月18日,湖北融通高科先進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中林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三年時間,產值從1億到10億,再到100億,每年十級跳。”
2月8日,全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黃石分會場設在融通高科建設工地,全市總投資801億元的17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亮相,這其中,就有該公司三期項目。
融通高科位于大冶湖國家級高新區,規劃建設14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一、二期建設歷時5年,已建成10.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何中林介紹,“三期項目總投資32億元,用地面積298畝,規劃產能為4萬噸磷酸鐵鋰、5萬噸磷酸鐵、5萬噸廢舊鋰電池回收循環利用,主要從事新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制造、銷售及鋰電池回收,將于2022年底建成,2023年達產。”
2021年9月,中國物理化學電源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融通高科占據行業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當年年底,融通高科排名上升至第四,產能進入前三強。何中林說:“融通高科已成為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的供貨商,2022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00億元,發展非常迅猛。”
融通高科所生產的磷酸鐵鋰,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里的基礎材料。磷酸鐵鋰電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廣泛用于新能源重載車及商務車。隨著技術進步,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公司開始爭奪三元鋰電池占絕對優勢的新能源乘用車領域。
現在,公司正在籌備上市,中介機構于去年11月份入場,計劃今年三季度股改并報上市輔導,力爭成為大冶本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發展規劃還提出,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融合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
融通高科提前布局,發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針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研發儲能材料。“受益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儲能行業勃興,融通高科春節期間開足馬力生產,仍供不應求。”何中林說,“這個行業我們面臨日、韓等國的技術競爭,融通高科希望通過努力,能提升行業乃至國家的競爭力。”
“利用三年時間,磷酸鐵鋰產量做到全球穩二爭一。”何中林說,選擇做正確的事情,韌性十足,篤行不怠。未來,融通高科將對接武漢萬億汽車產業鏈,融入武漢城市圈,為長城汽車、東風本田等知名車企提供更優良的區域供應服務。
美紅服飾
智能化改造代表:
老裁縫“交棒”智能生產線
伴隨國內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定制西服逐漸站在消費升級的潮頭。
在定制服飾起源的歐洲,一套全手工西服五件套售價不菲,制作中需要拜訪客戶多次,耗時數月,方能打磨出這份精致。而黃石美紅服飾有限公司,將這一過程縮短至10天,保質又保量。
“黃先生2月11號在深圳門店定制的西服兩件套,今天就能發出。”2月17日,位于下陸區的美紅服飾生產繁忙。廠長王燕妮說,歷經兩年半的智能化改造后,公司生產效率提升了20%,未來90%的產能可用于定制男裝生產。
據行業機構測算,今年,國內定制服裝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600億元。在同城行業巨頭美爾雅集團的支持下,深耕男裝市場20余年的美紅服飾搶灘入局。
挑戰接踵而至。“定制業務靠的是經驗積累,而整個行業都缺熟練工。”王燕妮介紹,最重要的制版崗位需要多年實踐經驗,才能針對不同身形、體態給出最優方案。“哪怕一根縫線,都要根據面料和風格來決定它的粗細。”
流程上的“錙銖必較”使工業化量產一度難以落地。定制化追求的“一衣一版”,要求數百個制衣環節均能隨時按需調整,并保證每道工序正確銜接,這在極度依靠人工的服裝業中,幾乎無法實現。美紅服飾的老產線上,每天針對定制品的產能極值是12套,共線生產還會拖累成衣生產效率。
人力難以解決的行業難題前,產線升級迫在眉睫。2019年4月,美紅服飾啟動智能化改造項目,投資2000萬元,搭建全鏈條系統,涉及工藝和工序數據3萬余條、版型數據5萬余條。
“為把這批數據消化透,我們安排技術人員和老裁縫合作,讓系統學會制版邏輯。”公司技術負責人衛思想介紹,智能化系統針對每一款式,都準備一套基準版,版型上的1500個測量點,能根據體型數據實時自動生成定制化版型,更換、增加新款式也可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
制約量產的源頭通暢后,其他難題迎刃而解。如今在各地美爾雅門店,依托專門引進的智慧屏,攝像頭一掃,即可精準測量顧客胸圍、肩寬等16項指標數據,待布料、紐扣等細節溝通確認后,量身定做的版型隨之出爐,上傳黃石產線。
美紅服飾的420處工位上,新安裝的顯示屏可即刻更新相應生產需求,規格尺寸、款式工藝一目了然。每道工序完成后,工人僅需點擊“確認”,智能吊掛系統會將衣料運送至下一工位,自動安排不同工區協同完成生產。
智能化改造不止于效率提升。擴產后,定制化產品零庫存的特點,能為企業節省倉儲成本,提升資金周轉率;傳統成衣生產也能無縫對接改造后的產線,實現同線運行;經過短期培訓,新入職的技工就能勝任以往各種高要求崗位,用人成本顯著下降。
衛思想說,智能化改造項目完全投運后,預計能將公司總體運營成本降低10%,新產品研制周期縮短一半。經過后期完善,系統還能“復制”到美爾雅集團內大衣、女裝等多品類產線上。
哈特貝爾精密鍛造
專精特新代表:
把軸承賣給寶馬奔馳
一臺轎車,需要200多個軸承。機械只要轉動,就需要軸承,它是汽車、家電、工程機械等工業產品最基礎的部件之一。
黃石哈特貝爾精密鍛造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生產軸承坯件的公司,在國內2000多家毛坯軸承加工企業中位列三甲,產品經過成品加工后,供給寶馬、奔馳,以及長城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
2月15日,位于黃石下陸區的哈特貝爾公司爐火正旺,通紅的鋼錠被一次鍛壓成各種型號的軸承,規格從10毫米到4米不等,既有標準的滑動軸承、滾動軸承,也有非標準的圓柱、球型和錐型軸承。
“去年公司的銷售量和利潤創建廠20年以來最高。”公司相關負責人劉昭波說,產品出口到全球8大家軸承成型企業。去年10月,這8家公司已將2022年訂單下達我們,年均增幅20%,可鎖定哈特貝爾今年75%的產能。
專注于軸承坯件,哈特貝爾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就材料加工工藝不斷攻關,產品在精度、減重化、抗疲勞、弱噪音等方面,建立起質量“護城河”。同時,還涉足對工藝和質量要求更高、利潤率也更高的鐵路軸承市場。劉昭波說,鐵路軸承尤其是高鐵軸承,90%的市場被國外公司壟斷,他們借助于集團公司的力量,成立科技攻關平臺,全力攻克國家重大技術“卡脖子”工程,向高鐵、盾構機等國家重大裝備領域進軍。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哈特貝爾公司開始向汽車輪轂軸承進軍。劉昭波說,純電汽車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公司二期廠房8月建成投產,生產汽車輪轂軸承;三期規劃已在實施。這些項目建成達產后,年銷售額將由2021年的2.2億元升至10億元。
長城汽車入駐大冶市,讓哈特貝爾的供應鏈更加緊湊高效。長城汽車是哈特貝爾的國內大客戶,每月為其10萬輛汽車提供軸承件。已落子荊門的長城乘用車“坦克”系列,用的就是哈特貝爾的軸承。
目前,哈特貝爾已制定擴能改造計劃,將廠房擴至1萬平方米并提升產能;利用技術優勢,對外銷售精密模具;還將利用大冶特鋼的原材料,由公司加工鍛造成坯件,供給人本軸承做成成品,就近供應長城汽車。
大冶特鋼
工業技改代表:
目標瞄準“燈塔工廠”
美國頁巖氣采掘用鋼、智利礦山用鋼、瑞典挖掘機用鋼、德國汽車用鋼、東南亞汽車零部件用鋼……作為行業翹楚,大冶特鋼用戶遍及海外。
去年10月,通過技改,大冶特鋼新上扁鋼生產線,這是專門用于汽車彈簧用鋼而上的產線,瞄準的是國內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條產線的自動化率達98%。
作為一家“城市鋼廠”,囿于環保容量,產能擴張有限,便把目光投入持續不斷的技改,“十三五”期間,技改投入達60多億元,打造了世界一流的棒材、鍛材、煉鐵、煉鋼及軋鋼工藝,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今年,大冶特鋼持續推進特冶鍛造三期,推進煉鐵智能化生產線,以及460鋼管廠“燈塔工廠”、動力數字能源管控中心、冶金材料研發數據平臺幾大項目,投資總額達20億元。
“燈塔工廠”這個稱號,其評判標準包括是否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所有必備特征,包括自動化、工業互聯網、數字化、大數據分析、5G等技術。因此,燈塔工廠就是擁有足夠科技含量與創新性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
大冶特鋼所在的西塞山區,也在實施數字經濟躍升工程,推進制造業數字化全覆蓋,支持重點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打造特鋼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大冶特鋼研究院副院長張志成認為,“高、專、智、精”將是特鋼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智能化,就是將數字技術運用到特鋼產業,每一根鋼管都有爐號,相當于“出生證”,可追溯每道工序。精細化,就是特鋼行業與下游行業深度融合,以品種研發支撐企業發展。
進入海洋平臺、火車、風電、盾構機等領域,是大冶特鋼的一個選擇。這些工程機械的核心軸承用鋼,以及彈簧用鋼,都會用到冶鋼產品,大冶特鋼平均每年會開發出600多個新品種,以滿足細分領域各種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汽車越輕,同等電池容量下續航里程就越長。但是,汽車安全性又不能降低,這就對汽車用鋼的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張志成說,比如過去30毫米的鋼板,現在用20毫米就可以達到同等強度,這就是輕量化,減少了用材,節省了成本。但同時對鋼材的強度,也就是潔凈度提出更高要求,這正是大冶特鋼的強項。
汽車產業是湖北優勢產業集群。張志成說,大冶特鋼愿做產業“放大器”,提供優質的原料,由社會資本進行二次加工,做工序補足,將特鋼產業做成一個千億級產業。目前,黃石市有哈特貝爾軸承坯件、人本軸承集成等企業,隨著長城汽車入駐大冶,將帶動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跟隨而來,這將為大冶特鋼的優質產品,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
愛騎士體育用品
進規企業代表:
23項專利
匯聚一頂“小頭盔”
成型、噴漆、縫制內襯……2月18日,陽新經濟開發區,湖北愛騎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摩托車頭盔即日裝箱發往武漢港。
“2020年企業搬回陽新后,恰逢國家利好政策迭出,年產值很快突破億元大關。”董事長王春發說,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守護行動,摩托車頭盔已從時尚單品成為騎行人員的必備品。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已超過3.5億輛。但據業內機構統計,當下各類頭盔年供貨量不足5000萬頂,巨大的產能缺口下,近年頭盔業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產業規模攀升至60億元。
愛騎士是業內少有的已通過歐盟ECE認證的廠商,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公司生產的頭盔,多次在世界頂級摩托車賽事上亮相,占據國內高端頭盔市場近兩成份額。
“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碳纖維頭盔,別看它只有1.4公斤,能在意外發生時分散和承受近2000公斤沖擊力。”王春發介紹,頭盔一般分為外殼、緩沖層、鏡片和內襯4部分,前兩者最為重要。
在愛騎士產品布局最豐富的中高端頭盔領域,外殼多采用碳纖維、玻璃纖維等重量輕、剛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厚厚的緩沖層則用高密度聚苯乙烯發泡而成,緩沖、防震性能極佳。
“戴上我們的產品,頭部安全更有保證。”實驗室內,王春發向記者演示測試設備——內裝頭顱模型的頭盔從3米高處,以每秒7.5米的速度撞擊硬底座,“嘭”的一聲,黝黑的碳纖維外殼毫發無損,儀器顯示,模型遭受的各項沖擊均在人體可接受范圍內。
過硬的質量之外,體貼、時髦的設計也是它的制勝法寶。特選復合材料制成的內襯,提升了佩戴的舒適度,搭配下巴防風墊設計,極大降低風噪影響;紋飾多出自海外知名設計師之手,緊貼一線市場流行趨勢。
該公司成立由5名國外知名設計師和17名國內技術人員組成的開發團隊,獲得23項自主研發專利;為加快產品迭代,百萬元的切割機、復合材料成型機引入陽新廠區,年產量攀升至36萬頂。
去年,愛騎士二期項目動工。新廠區4條新生產線投用后,單日頭盔生產量可超3000頂,騎行服、手套等服飾、器具生產也被提上了日程——一個完整的騎行鞋服產業正在陽新崛起。王春發說,未來的頭盔會成為摩托車的“智慧終端”,集成導航、通話、行車記錄、收聽音樂等功能,目前已有多家互聯網企業來陽新聯系合作。(來源:湖北日報)